三违行为相关课程
暂无数据
三违行为相关资料
三违行为相关直播
三违行为精选资讯
注安管理:人的行为模式有哪些
人的行为一般表现为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自然属性是从生理学描述人的行为性质及其关系,而社会属性是从心理学和社会学描述人的行为性质及其关系。一、生理学意义的行为模式20世纪5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将人的生理学行为模式归纳为:外部剌激→肌体感受(五感)→大脑判断(分析处理)→行为反应→目标的完成。二、社会学意义的行为模式从人的社会属性角度分析,人的行为遵循 详情>>
2024-09-03
注安管理知识点:人的行为模式
人的行为模式介绍人的行为一般表现为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自然属性是从生理学描述人的行为性质及其关系,而社会属性是从心理学和社会学描述人的行为性质及其关系。一、生理学意义的行为模式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H.J.Leavitt)将人的生理学行为模式归纳为:外部剌激→肌体感受(五感)→大脑判断(分析处理)→行为反应→目标的完成。从因果关系分 详情>>
2024-08-28
2024年中级注安师《管理》易混易错知识点:安全心理行为
在2024年中级注安师《管理》的考试中,安全心理行为是一个比较重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易混易错点。安全心理行为涉及到个体在工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行为模式以及对安全的认知和态度,它直接关系到安全管理的效果和安全生产的稳定运行。因此,深入理解安全心理行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每一个注册安全工程师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三节安全心理与行为考点: 详情>>
2024-09-24
注安管理知识点:需要与安全+动机与安全
需要与安全+动机与安全介绍个性倾向性对人的行为的影响1.需要与安全安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并且是低层次需要。2.动机与安全个体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行为总是来自动机的支配(2)某种行为可能同时受到多种动机的影响(3)一种动机也可能影响多种行为 详情>>
2024-08-29
注安管理知识点:影响人行为的因素
影响人行为的因素介绍一、个性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1.性格与安全2.气质与安全3.能力与安全4.情绪与安全二、个性倾向性对人的行为的影响1.需要与安全安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并且是低层次需要。在企业生产中,建立起严格的安全生产保障制度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保证生产安全的必要条件,那么这种客观的不安全会使人产生心理上的不安 详情>>
2024-08-28
注安法规:新法规和旧法规有冲突怎么办
法律分析:除非法规本身有明文规定,否则法规一概没有溯及既往的效力,这是法治的要求。因此,一般的原则是,行为发生在新法实施前,依照旧法解决(包括行为在新法前,结果发生在新法后);持续性的行为发生在新法实施前,持续至新法实施后,对新法实施前的部分以旧法处理,新法实施后的部分以新法处理;行为发生在新法实施后,以新法处理。当然,如果法规有明文规定,可以溯及既往,或者 详情>>
2024-09-02
该企业管理者从需要、动机和行为出发、提出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措施,上述做法体现了安全生产管
某日上午9时,某企业的工现场一台履带式起重机司机甲发动起重机主机准备进行施工操作时,看到位于前方10多米处另一台履带式起重机转向无法到位,便擅自离开驾驶室到另一台起重机驾驶室帮忙操作。9时20分,无人操纵的起重机由于未停机,突然起重臂后仰倾翻,砸垮现场围墙,倒向路面,造成6名行人伤亡,为吸取事故教训,该企业管理者从需要、动机和行为出发、提出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详情>>
2024-11-07
注安管理:海因里希法则指的是什么
事故法则: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29:300。释义: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意外事件(事故总数)=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无伤害事件※伤亡=重伤+死亡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事故的后果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 详情>>
2024-09-02
注安管理:海因里希法则计算公式
海因里希法则计算公式: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29:300。(即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意外事件(事故总数)=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无伤害事件伤亡=重伤+死亡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事故的后果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 详情>>
2024-09-02
注安管理:与行为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有哪些
与行为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省能心理嫌麻烦,图省事侥幸心理自以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结果真的发生;就干这一次,不可能这么巧逆反心理产生与常态心理相对抗的心理状态,偏偏去做不该做的事情;让干啥偏不干凑兴心理从凑兴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或发泄剩余精力,常易导致不理智行为:如汽车司机争开飞车,争相超车,以致酿成事故的为数不少。好奇心理对安全生产的内涵认识不足,于是将 详情>>
2024-09-03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