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C、D栋连建项目施工工地因C、D栋施工至第六层,而施工塔式起重机高度不够,需要对塔式起重机顶升加节。卿某组织杨某、白某和曾某对工地塔式起重机开始进行顶升、加节作业前的清洗螺丝和做塔式起重机附着等准备工作。塔式起重机进行顶升、加节作业时,塔式起重机司机段某配合。卿某在塔式起重机下方负责指挥和挂钩,段某在司机室操作塔式起重机,起吊标准节等材料,白某和杨某在塔式起重机平台上顶升油泵,曾某在塔式起重机顶升平台边缘拧螺丝。由于顶升油泵作业前,没有按照“顶升前应先检查油缸油封,严禁出现漏油,并且在油缸带载情况下不准调节节流阀,油泵工作前应先将油缸顶高3~5 cm,观察5~10 m i n,没有下滑时方可进行顶升作业”的规定作业。15时45分左右,当杨某将标准节顶升至大约1.9 m高时,发现油泵漏油。在此情况下,杨某立即停止了顶升作业,并对油管进行检查。项目负责人刘某得知油管漏油的情况后,要求卿某去隔壁工地借一个。卿未执行,并要求继续试作业。于是,杨某使继续开始顶升作业。由于漏油之后,顶升作业的微弱平衡被打破,顶升横梁与顶升踏步之间的冲击动载荷加大,顶升踏步受的载荷增大。大约过了2 m i n,突然一声巨响,顶升套架与塔式起重机上部突然整体倾斜,塔机平衡臂上的配重在自身重力与平衡臂牵引的作用下即刻向下摆动,撞击塔身,致使段某和白某被巨大的冲击力从塔式起重机20多米高处震落至地面,杨某卡在折塌的平衡臂与塔身之间,曾某被撞入标准节内。
2.事故后采
此次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医疗费用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102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81万元,停工工资3万元,现场抢救费用1万元,清理现场费用5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万元,新员工培训费用1万元,其他财产损失价值1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计算本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
2.简述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责任。
3.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均应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简述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流程。
4.简述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安全技术要求。
" href="https://www.zkjan.com/test/item/simul11386.html">1.事故经过
某项目C、D栋连建项目施工工地因C、D栋施工至第六层,而施工塔式起重机高度不够,需要对塔式起重机顶升加节。卿某组织杨某、白某和曾某对工地塔式起重机开始进行顶升、加节作业前的清洗螺丝和做塔式起重机附着等准备工作。塔式起重机进行顶升、加节作业时,塔式起重机司机段某配合。卿某在塔式起重机下方负责指挥和挂钩,段某在司机室操作塔式起重机,起吊标准节等材料,白某和杨某在塔式起重机平台上顶升油泵,曾某在塔式起重机顶升平台边缘拧螺丝。由于顶升油泵作业前,没有按照“顶升前应先检查油缸油封,严禁出现漏油,并且在油缸带载情况下不准调节节流阀,油泵工作前应先将油缸顶高3~5 cm,观察5~10 m i n,没有下滑时方可进行顶升作业”的规定作业。15时45分左右,当杨某将标准节顶升至大约1.9 m高时,发现油泵漏油。在此情况下,杨某立即停止了顶升作业,并对油管进行检查。项目负责人刘某得知油管漏油的情况后,要求卿某去隔壁工地借一个。卿未执行,并要求继续试作业。于是,杨某使继续开始顶升作业。由于漏油之后,顶升作业的微弱平衡被打破,顶升横梁与顶升踏步之间的冲击动载荷加大,顶升踏步受的载荷增大。大约过了2 m i n,突然一声巨响,顶升套架与塔式起重机上部突然整体倾斜,塔机平衡臂上的配重在自身重力与平衡臂牵引的作用下即刻向下摆动,撞击塔身,致使段某和白某被巨大的冲击力从塔式起重机20多米高处震落至地面,杨某卡在折塌的平衡臂与塔身之间,曾某被撞入标准节内。
2.事故后采
此次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医疗费用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102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81万元,停工工资3万元,现场抢救费用1万元,清理现场费用5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万元,新员工培训费用1万元,其他财产损失价值1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计算本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
2.简述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责任。
3.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均应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简述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流程。
4.简述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安全技术要求。
某日上午,刘某组织其聘请的打桩机驾驶员丁某在某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工地内开展钢板桩打桩作业,刘某负责将吊起的铜板桩扶正对准桩位,丁某负责操作打桩机把吊起的钢板桩直接打进桩位里,事发前已完成两根桩的施工,直至7时50分左右,准备打第三根桩,司机丁某通过操作打桩机吊起第三根钢板桩,事友时被吊起的钢板桩离地面约5 m高,刘某往吊臂范围内走,准备扶正刚被吊起的钢板桩,被从打桩机夹嘴松脱的铜板桩直接砸在身体上,现场人员发现后立即拔打“110”报警电话及“120”急救中心电话,刘某经“120”急救中心现场抢救无效死亡。
2.现场勘查情况
(1)现场情况:事故现场位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工地内,事发时,现场正在进行钢板桩打桩作业,现场有一台打桩机呈东西走向,吊臂朝东方向,自然垂下,夹嘴接触地面,吊臂上张贴有“作业半径内禁止接近”的安全警示标志,吊臂底下有五根铜板桩,每根长900 cm,宽45 cm,厚5 cm,重约500 kg.
(2)设备情况:事故设备是一台钢板桩打桩机,由于机主刘某在事故中死亡,该打桩机详细信息无法查实。经现场勘查,该打桩机夹嘴处有上下四排夹齿巳严重磨平,同时,该打桩机没有设置防钢板桩从夹嘴松脱掉落的安全挂钩,不符合《打桩设备安全规范》(GB 22361)“所有的夹紧系统都应设置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夹桩装置意外打开的安全装置”的安全要求,由此可以推断,由于桩机夹嘴夹齿已严重磨平,夹嘴的咬合力不够,导致钢板桩从夹嘴松脱,没有设置安全挂钩,导致钢板桩从夹嘴处松脱后直接掉落。
3.直接原因
打桩机夹嘴夹齿严重磨平且没有安全挂钩,导致夹嘴咬合力不够,铜板桩从夹嘴松脱时由于没有安全挂钩勾住松脱的钢板桩,导致钢板桩直接砸在刘某的身体上,致使刘某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 2分):
1.简述事故的调查报告应包含的项目。
2.简述事故调查组的组成成员。
3.简述区间暗挖施工安全技术包含的项目。
4.简述演练计划应包括的内容。
" href="https://www.zkjan.com/test/item/simul11388.html">1.事故经过
某日上午,刘某组织其聘请的打桩机驾驶员丁某在某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工地内开展钢板桩打桩作业,刘某负责将吊起的铜板桩扶正对准桩位,丁某负责操作打桩机把吊起的钢板桩直接打进桩位里,事发前已完成两根桩的施工,直至7时50分左右,准备打第三根桩,司机丁某通过操作打桩机吊起第三根钢板桩,事友时被吊起的钢板桩离地面约5 m高,刘某往吊臂范围内走,准备扶正刚被吊起的钢板桩,被从打桩机夹嘴松脱的铜板桩直接砸在身体上,现场人员发现后立即拔打“110”报警电话及“120”急救中心电话,刘某经“120”急救中心现场抢救无效死亡。
2.现场勘查情况
(1)现场情况:事故现场位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工地内,事发时,现场正在进行钢板桩打桩作业,现场有一台打桩机呈东西走向,吊臂朝东方向,自然垂下,夹嘴接触地面,吊臂上张贴有“作业半径内禁止接近”的安全警示标志,吊臂底下有五根铜板桩,每根长900 cm,宽45 cm,厚5 cm,重约500 kg.
(2)设备情况:事故设备是一台钢板桩打桩机,由于机主刘某在事故中死亡,该打桩机详细信息无法查实。经现场勘查,该打桩机夹嘴处有上下四排夹齿巳严重磨平,同时,该打桩机没有设置防钢板桩从夹嘴松脱掉落的安全挂钩,不符合《打桩设备安全规范》(GB 22361)“所有的夹紧系统都应设置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夹桩装置意外打开的安全装置”的安全要求,由此可以推断,由于桩机夹嘴夹齿已严重磨平,夹嘴的咬合力不够,导致钢板桩从夹嘴松脱,没有设置安全挂钩,导致钢板桩从夹嘴处松脱后直接掉落。
3.直接原因
打桩机夹嘴夹齿严重磨平且没有安全挂钩,导致夹嘴咬合力不够,铜板桩从夹嘴松脱时由于没有安全挂钩勾住松脱的钢板桩,导致钢板桩直接砸在刘某的身体上,致使刘某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 2分):
1.简述事故的调查报告应包含的项目。
2.简述事故调查组的组成成员。
3.简述区间暗挖施工安全技术包含的项目。
4.简述演练计划应包括的内容。
电视台演播中心工程地下2层、地面18层,建筑面积34000 m 2,采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工程开工日期为2015年4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6年7月31日。工程于2015年6月进入施工工地,从事脚手架的搭设,10月15日完成搭设,支架总面积约624 m 2,高度38 m。现场设备设施包括电动葫芦、氧气瓶、乙炔气瓶、油桶、砂轮锯、混凝土泵车、钢筋调直机、折弯机、叉车等。
木工工长于23日发现水平杆加固没有到位,并向项目部副经理成某反映,成某立即安排架子工加固支架,25日浇筑混凝土时仍有6名架子工在加固支架。
工程进展到10时10分,当浇筑混凝土由北向南单向推进,浇至主次梁交叉点区域时,大厅内接板支架系统整体倒塌。屋顶模板上正在浇筑混凝土的工人纷纷随塌落的支架和模板坠落,部分工人被塌落的支架、楼板和混凝土浆掩埋,造成此次事故。
该集团依据本次事故,强化了应急管理,并组织了应急演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简述事故报告应包含的要素。
2.该施工现场有哪些特种设备?
3.简述安全培训的内容。
4.简述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
5.简述应急演练的内容。
" href="https://www.zkjan.com/test/item/simul11389.html">某日上午10时10分,A建设集团承建的电视台演播中心裙搂工地发生一起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大演播斤舞台在浇筑顶部混凝土施工中,因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大演播斤舞台屋盖坍塌,造成正在现场施工的民工和电视台工作人员6人死亡,35人受伤(其中重伤11人),直接经济损失580万元。
电视台演播中心工程地下2层、地面18层,建筑面积34000 m 2,采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工程开工日期为2015年4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6年7月31日。工程于2015年6月进入施工工地,从事脚手架的搭设,10月15日完成搭设,支架总面积约624 m 2,高度38 m。现场设备设施包括电动葫芦、氧气瓶、乙炔气瓶、油桶、砂轮锯、混凝土泵车、钢筋调直机、折弯机、叉车等。
木工工长于23日发现水平杆加固没有到位,并向项目部副经理成某反映,成某立即安排架子工加固支架,25日浇筑混凝土时仍有6名架子工在加固支架。
工程进展到10时10分,当浇筑混凝土由北向南单向推进,浇至主次梁交叉点区域时,大厅内接板支架系统整体倒塌。屋顶模板上正在浇筑混凝土的工人纷纷随塌落的支架和模板坠落,部分工人被塌落的支架、楼板和混凝土浆掩埋,造成此次事故。
该集团依据本次事故,强化了应急管理,并组织了应急演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简述事故报告应包含的要素。
2.该施工现场有哪些特种设备?
3.简述安全培训的内容。
4.简述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
5.简述应急演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