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科目第五章的内容,这部分考点每年考核2-4分左右,大家可以通过大量的试题练习,将考点巩固牢,考场才不会丢分!
中级注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章节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1、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下列关于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单位预防突发事件的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
A. 遵守不连续生产的行业规则
B. 对生产经营场所开展隐患排查
C. 制定具体应急预案
D. 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23条的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A项错误,干扰项,没有“不连续生产”的规则。
2、《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将突发事件分为( )级。【单选】
A. 3
B. 4
C. 5
D. 6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条的规定,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4级。
3、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在事后恢复与重建中的义务不包括( )。【单选】
A. 继续执行应急处置措施
B. 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C. 请求上一级政府支持恢复重建工作
D. 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A项错误,第五十八条 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停止执行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采取或者继续实施必要措施,防止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社会安全事件。
第五十九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截止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组织受影响地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和协调公安、交通、铁路、民航、邮电、建设等有关部门恢复社会治安秩序,尽快修复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
第六十条 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开展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上一级人民政府支持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请求。上一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受影响地区遭受的损失和实际情况,提供资金、物资支持和技术指导,组织其他地区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援。
4、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突变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
A. 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B.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C.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订具体应急预案
D. 新闻媒体应当按照无偿与有偿相结合原则,积极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知识的宣传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A选项正确,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二条,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掌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B选项正确,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C选项正确,第二十三条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D选项错误,第二十九条,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5、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下列企业中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的有()。【多选】
A. 某建筑施工企业
B. 某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
C. 某食品加工厂
D. 某大型购物中心
E. 某大型电影院
参考答案:ABDE
参考解析: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三条,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二十四条,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有关单位应当定期检测、维护其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