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级注安《其他安全》科目的备考征途中,危险物质和爆炸危险环境作为重要考点,其复杂性与广泛性要求考生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与敏锐的辨识能力。为助力考生们备考冲刺,中科建安悉心梳理了这核心知识点,旨在帮助考生们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增强应试信心。
第一篇第二章 电气安全技术
第三节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
考点二:危险物质和爆炸危险环境(考频 3 次)
(一)危险物质的性能参数和分级分组
爆炸性物质、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自燃物质、遇水燃烧物质、氧化剂属于有火灾和爆炸危险的物质。
所谓爆炸性混合物就是一经点燃,燃烧能在整个范围内传播的混合物。这种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危险物质分为三类:
Ⅰ类是矿井甲烷;
Ⅱ类是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
Ⅲ类是爆炸性粉尘、纤维。
闪点、燃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最小点燃电流比、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是危险物质的主要性能参数。
1.闪点
闪点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易燃液体能释放出足够的蒸气并在液面上方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点火时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者危险性越大。
2.燃点
燃点是物质在空气中点火时发生燃烧,移开火源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对于闪点不超过 45℃的易燃液体,燃点仅比闪点高 1~5℃,一般只考虑闪点,不考虑燃点。
3.引燃温度
引燃温度又称自燃点或自燃温度,是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可燃物质不需外来火源即发生燃烧的最低温度。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按引燃温度分为 6 组。其相应的引燃温度范围见表格。
气体、蒸气、薄雾按引燃温度分组
组别
T1
T2
T3
T4
T5
T6
引燃温度/℃
>450
450≥T>300
300≥T>200
200≥T>135
135≥T>100
100≥T>85
4.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分为爆炸浓度极限和爆炸温度极限。后者很少用到,通常所指的都是爆炸浓度极限。该极限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气体、蒸气、薄雾或粉尘、纤维与空气形成的能够被引燃并传播火焰的浓度范围。该范围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例如,甲烷的爆炸极限为 5%~15%,
汽油的为 1.4%~7.6%,乙炔的为 1.5%~82%等。
5.最小点燃电流比
最小点燃电流比的代号为 MICR,是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气体、蒸气、薄雾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与甲烷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之比。气体、蒸气、薄雾按最小点燃电流比分级见表格。
气体、蒸气、薄雾按最小点燃电流比分级
级别
Ⅰ
ⅡA
ⅡB
ⅡC
小点燃电流比
>1.0
≤1.0,>0.8
≤0.8,>0.45
≤0.45
除最小点燃电流外,还经常用到最小引燃能量。最小引燃能量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能使爆炸性混合物燃爆所需最小电火花的能量。例如,甲烷的最小引燃能量为 0.28mJ,乙炔的为 0.02mJ 等。
6.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的代号为 MESG,是衡量爆炸性物质传爆能力的性能参数,是在规定试验条件下,两个经长 25mm 的间隙连通的容器,一个容器内燃爆不引起另一个容器内燃爆的最大连通间隙。气体、蒸气、薄雾爆炸性混合物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分级见表格。
气体、蒸气、薄雾爆炸性混合物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分级
级别
Ⅰ
ⅡA
ⅡB
ⅡC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m
>1.14
≤1.14,>0.9
≤0.9,>0.5
≤0.5
在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粉尘分为以下三级:
ⅢA 级:可燃性飞絮。
ⅢB 级:非导电性粉尘。
ⅢC 级:导电性粉尘。
面对中级注安《其他安全》科目中的危险物质和爆炸危险环境相关考题,中科建安与考生同行,以专业的视角和贴心的服务,为考生们的备考之路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