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中级注安公共科目,不少人都卡在一个难题上:这么多内容,到底哪些得一字不差背下来,哪些理解了就行?搞不清这个,复习时容易多花冤枉功夫。下面就帮大家把公共科目里的知识点掰开了、揉碎了分析。
中级注安公共科目里的硬性规定记忆点
在法规科目里,硬性规定一抓一大把。像《安全生产法》里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条款,罚款数额、处罚情形都是固定的,“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这种数字、比例类的内容,考试就考原文,必须背熟。还有《消防法》里的消防设施设置标准、疏散通道要求,条文怎么写,考试就怎么考,容不得半点含糊。
管理科目也有不少要记的硬性规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评分标准、隐患排查治理的流程步骤,这些都是行业统一规范,比如隐患整改 “五定原则”,定整改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定时限、定预案,一个字都不能错。还有安全培训学时要求,新员工岗前培训不少于 72 学时,每年再培训不少于 20 学时,这些数字必须刻在脑子里。
技术基础科目里,设备安全的国家标准要牢记。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值、防火防爆场所的电气防爆等级划分,这些参数和标准都是硬性规定,考试直接考填空、选择,记不住根本没法答题。
中级注安公共科目里侧重理解的内容
法规科目里,法律条文背后的立法目的、适用场景就需要理解。比如《职业病防治法》,光背条文没用,得明白为什么要这么规定,在实际案例中怎么判断企业有没有违法,这就需要结合实际去理解。
管理科目中的风险评估方法、事故致因理论,不能死记硬背。像 LEC 风险评价法,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事故后果)三个参数怎么取值,得理解原理,根据具体场景灵活运用,考试常出案例题让你计算风险值,只背公式不理解肯定不行。
技术基础科目里,设备安全技术的原理要吃透。比如机械伤害的防护措施,为什么要这么设计防护罩、安全联锁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理解了这些,不管题目怎么变,都能分析出正确答案。还有化工生产中的反应安全技术,要理解反应过程中的风险点,而不是单纯记住操作步骤。
中级注安公共科目复习,既要下功夫背硬性规定,又要花心思理解核心原理。把该记的条文记牢,该懂的原理吃透,复习才能事半功倍。考试不会只考死记硬背的内容,更多是考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备考时合理分配精力,该记的不偷懒,该理解的多琢磨,才能稳稳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