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保护装置作为一道重要的安全屏障,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因漏电而引发的触电事故,还能在关键时刻阻断漏电火灾的蔓延。今天,我们聚焦《中级注安《技术》每日一练:漏电保护》,深入剖析漏电保护的工作原理、装置类型以及动作参数,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关键的安全技术。让我们一同走进漏电保护的世界,共同探索其背后的科学奥秘与实际应用。
考点 16:漏电保护★★★
漏电保护 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防止间接接触电击和直接接触电击。用于防止直接接触电击时,只作为基本防护措施的补充保护措施。漏电保护装置也可用于防止漏电火灾,以及用于监测一相接地故障。 按照动作原理,漏电保护装置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类;按照有无电子元器件,分为电子式和电磁式两类;按照极数,分为二极、三极和四极漏电保护装置等。 1.漏电保护原理(电磁式为例子) 电磁式电流型漏电保护的原理如图所示。这种保护装置以极化电磁铁 FV 作为中间机构。 这种电磁铁由于有永久磁铁而具有极性,而且在正常情况下,永久磁铁的吸力克服弹簧的拉力使衔铁保持在闭合位置。 2.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参数 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可分为 0.006A、0.01A、0.015A、0.03A、0.05A、0.075A、0.1A、0.2A、0.3A、0.5A、1A、3A、5A、10A、20A 等 15 个等级。其中,30mA 及 30mA 以下的属高灵敏度,主要用于防止触电事故;30mA 以上、1000mA 及 1000mA 以下的属中灵敏度,用于防止触电事故和漏电火灾;1000mA 以上的属低灵敏度,用于防止漏电火灾和监视一相接地故障。 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指动作时最大分断时间。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应根据保护要求确定。按照动作时间,漏电保护装置有快速型、定时限型和反时限型之分。延时型只能用于动作电流 30mA 以上的漏电保护装置,其动作时间可选为 0.2s、0.8s、1s、1.5s 和 2s。 防止触电的漏电保护装置宜采用高灵敏度、快速型装置。 可不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设备和场所: 使用安全电压供电的电气设备; 一般环境条件下使用的具有加强绝缘(双重绝缘)的电气设备(如Ⅱ类电气设备Ⅲ类电器); 使用隔离变压器且二次侧为不接地系统供电的电气设备; 具有非导电场所的电气设备; 在没有间接接触电击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 记忆技巧:防触电用高快 【2024】漏电保护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漏电而引起的触电、火灾等。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许多电气设备都需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下列电气设备中,使用时应装设漏电保护装置的是() A.I 类电气设备 B.II 类电气设备 C.Ⅲ类电气设备 D.标"回"的电气设备 【答案】A 通过对漏电保护装置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其在电气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从工作原理到装置类型,再到动作参数的设定,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人身与设备的安全。作为电气安全领域的守护者,漏电保护装置以其灵敏的特点,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深化对漏电保护装置的理解与应用,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电气环境,让安全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微信扫描上方“安全工程师做题宝”小程序二维码,立即使用免费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