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规范这一工作,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并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以下是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最新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标准名称及实施时间
我国最新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18),该标准自2019年3月1日起实施。这一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和方法。
二、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但不适用于核设施、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军事设施、采矿业(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危险化学品的厂外运输以及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三、辨识依据和方法
辨识依据:
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18)标准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按表1确定。
未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确定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
辨识方法:
首先判断该危险化学品是否属于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物质,可以通过查阅标准中的表1和表2来确定。
然后计算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总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则该单元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四、单元划分及临界量确定
单元划分:
单元可以是一个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者是几个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辨识单元分为生产单元与储存单元。生产单元按照切断阀来判断,储存单元则是根据防火堤来判断分类。
临界量确定:
临界量是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临界量的确定依据物质的危险性,对于表1中的物质,直接按表1确定;对于表1之外的物质,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确定。
五、标准的应用和意义
该标准广泛应用于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单位。通过重大危险源辨识,企业可以全面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和预防,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这有助于减少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最新标准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18),该标准提供了明确的辨识依据和方法,适用于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通过该标准的实施,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