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用于安全系统工程中的归纳推理分析方法,起源于决策树分析。它通过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从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从而进行危险源辨识。
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用于安全系统工程中的归纳推理分析方法,起源于决策树分析。它通过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从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从而进行危险源辨识。
事件树分析法将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件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件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以达到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基本原理和步骤
确定初始事件:初始事件是事故在未发生时,其发展过程中的危害事件或危险事件,如机器故障、设备损坏、能量外逸或失控、人的误动作等。初始事件可以通过系统设计、系统危险性评价、系统运行经验或事故经验等确定。
判定安全功能:系统中包含许多安全功能,这些功能在初始事件发生时消除或减轻其影响以维持系统的安全运行。常见的安全功能包括自动停车系统、报警系统等。
制定事件树:将事件分解为一系列可能的步骤或节点,每个步骤或节点代表一个可能的发生事件。为每个节点或步骤分配概率和影响程度,计算每个路径的风险值,最终得出整体风险值。
应用领域和优缺点
事件树分析法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机械、交通等领域,用于故障诊断、分析系统的薄弱环节、指导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实现系统的优化设计等。其优点包括:
清晰显示潜在情景:通过图形展示初始事件之后的潜在后果和缓解系统或功能成败的影响。
说明时机、依赖性:生动地体现事件的顺序和多米诺效应。
综合评估:作为综合评估的组成部分,帮助识别潜在的初始事件。
然而,事件树分析法也有一些局限性:
初始事件识别:可能需要使用其他分析方法,总有可能错过一些重要的初始事件。
复杂系统分析:难以纳入延迟成功或恢复事项。
从属因素忽视:可能忽视某些从属因素,导致风险评估过于乐观。